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 > 翠华晴隆 > 晴隆印象
龙潜地润呈三宝
  字号:[]  [我要打印][关闭] 视力保护色:

龙潜地润呈三宝

——晴隆县乡(镇)地名溯源之三宝乡

  王光伦  陈亚林  杨 浩 

 

三宝彝族乡位于晴隆县东南面,距县城46.03公里,其东、北、西三面与鸡场镇毗邻,南与安谷乡接壤,平均海拔1600以上,总人口4600,主要居住有彝、苗两个民族,占98.2%,是贵州省唯一的彝族乡。

明清时期,三宝隶属淳德里,19323月始置三宝乡,隶属第四区。1935年实行保甲制,设三宝联保。193812月三保乡(联保)隶三区。1945年裁区设110乡,三宝乡下领7个保,直属县辖。19504月,三宝乡改隶第二区,区政府驻凉水营。1953年区政府移驻鸡场乡,辖三保乡。195611月,县设9个民族乡,其中设三宝彝族民族乡。1958年设三宝管理区,隶红旗公社。1963年设三宝人民公社,隶属鸡场区。19848月,根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(8460号文转发省政府139号、143号文件精神,改鸡场区的三宝乡为三宝彝族自治乡,乡人民政府驻白鸡。1992年,三宝彝族乡属鸡场镇辖,1996年,将三宝彝族乡从鸡场镇镇划出单列。

民国初年,三宝彝族首领王富玉拉起一支有五十多人枪的民族武装,1920年后,这支武装发展为百余名,由王富玉之子王少卿(发祥)统率。史称王少卿“表里通一,敬佩有嘉”。王热心办教育,亲自赴老白寨重金聘请布依秀才周西伯到三宝办学,并由周西伯为其舍石柱题联勒于石,联曰:“半耕半读方为强业根本;一山一水乃得自由精神”。1932年王少卿被县府委为三宝乡首任乡长。1935年被王天培委为上校团长,但未随军效命。继奉命到兴仁断头山收编何麻子匪部,被何匪下毒谋害。1945年于三宝建“省立苗族小学校”,为三宝教育作出积极贡献。

三宝乡古时为望云山,其地域比今天的大得多,其东南西北四面均为九重岩,观音岩和轿子山(今兴仁民建乡境内)几道百丈巨崖所箍,地势极为险峻。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誉,其南面的巨岩上有一尊十来丈高的“香炉石”,石上有树,常年如香炉烟萦绕不断,古时乡民们把九重岩、观音洞、香炉石称为“镇寨之宝”,又因三宝乃是几道巨崖中的奇峰突起的高山包,“三宝”地名由此而来。

传说九重崖为男山,轿子山和观音洞为女山,紫马乡穿洞坡为男山,九重岩与川洞坡为争取妻子,决斗致残,九重岩分为九重,川洞山被枪贯肺腑。这些传说充满阳刚之美,也有凄苍色彩。

解放后,勤劳勇敢的彝家同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,赋予了新“三宝”更为深刻的内涵,即“阿妹戚托舞蹈、森林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为新三宝。 

三宝乡“阿妹戚托”舞蹈是三宝彝家民族智慧的结晶,1956年进京演出,在怀仁堂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赞誉。2007年参加“多彩贵州” 原生态舞蹈大赛,并获银瀑奖,之后被省教育厅、省民委授予贵州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,2009年被列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。20108月,晴隆县举办了三宝彝族火把节暨首届“阿妹戚托”舞蹈大赛。该舞蹈以其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和“以足传情”的特殊形式,被誉为“东方踢踏舞”而闻名世界。

三宝乡山清水秀,这里山山树成林,处处竹成箐。炎热的夏天,行走在三宝寨,感觉凉风习习,凉爽宜人。三宝村民有种树,护树的传统,每户村民都少则几亩,多则上百亩的林地。目前,全乡森林覆盖率已达67.4%。良好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特殊的“小气候”,让人有“风景这边独好”之感。 

三宝海拔高,雨水多,水资源丰富,三宝水库传说为青龙居水之所,虽是传说,但让村民们充满骄傲,境内有两股木桶般大小的水从洞穴中流出,身临其境,流水淙淙,清凉甘泉透人肺腑。据介绍,仅大坪村的上、下两个寨子就有几口百年不枯的古井,另有两处百年不干的水源。2008年西南大旱中,三宝乡依靠茂密的森林涵养水源,仍有21处水源点供给,村民们仍有一半以上的收成,不能不说是奇迹。

当前,三宝彝族乡党委和政府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,引导乡民描绘明天的壮锦,装点美丽和谐的家园。以打造“新三宝”作为彝家人民的“镇山之宝”,传之后世,留名千古。

 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相关信息